微信小程序功能调整 为线下提供更好的服务
2017-04-24 10:00:45
3月28日,微信小程序新增了6项功能,在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注册的同时,公众号和小程序之间又新增三种连接方式,兼容了线下二维码。此外,APP分享可用小程序打开。
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小程序上线近3个月以来的诸多调整,可以窥见其调整方向还是想要融入更多线下场景增加用户的使用量,但无论情况发生任何变化,小程序的工具属性都不会发生变化。
现象:入口扩张
3月23日,微信宣布了6项小程序的功能调整。其中,三个功能都与微信公众号相关,公众号可以把自己关联的小程序放在自定义菜单中,通过微信公众号模板可打开相关小程序,在公众号绑定小程序时也可给粉丝推送消息。从中可以看出,微信团队正在不断拓宽小程序的入口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微信小程序上线之初,微信之父张小龙却是另外一番阐述:“小程序在微信没有入口,也不能推送消息,与微信公众号是彼此独立的。”易观终端入口分析师赵子明表示,小程序的调整方向与上线之初的态度已经有所背离。主要原因在于开发者的实际需求和微信团队的定位存在偏差。
广州微信小程序开发公司正在互联认为,由于小程序没有集中入口、无法关联搜索等限制,导致微信小程序用户在流程体验上略显失望。而是否继续使用微信小程序来推广产品,对于开发商来说,是一个艰难的决定,未来微信小程序在场景适配方面可以有更好的产品变革。
微信公开课讲师黄天晴则表示,“现在小程序跟公众号的结合更加紧密了,用小程序之后虽然是用完即走。但是有一些功能是可以在它的公众号里完成用户管理和粉丝运营,通过社群关系激活小程序。” “后续我们会更多创造公众号与小程序之间的联系,包括更多的一些消息能力,我们也会去做更多的尝试,使公众号和小程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。”
目标:场景营造
“微信当前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,就是要融入更多的生活、消费场景中,或者营造这一场景,唯有如此才能使小程序的作用得以更充分地发挥。”赵子明认为,公众号与小程序关联绑定的做法,实质是“资讯+应用”的组合方式,比较此前,在场景触达方面会有较大的提升。
“以摩拜单车为例,通过摩拜单车的公众号,我们可以了解到摩拜单车的最新动态、新款的单车何时上线以及在哪里发布、什么时候会有优惠活动等,公众号与小程序相关联,可以直接借由公众号进入小程序,来享受摩拜的服务。”赵子明说,“包括微信即将开放的‘附近的小程序’,也是为了便于用户在附近寻找到所需要的服务,身处当时的环境下,能够更容易与目标场景产生接触。”
微信小程序自推出以来,在线上产品与线下服务结合方面还未达到完美衔接,导致线上服务无法实现线下推广,线下需求无法得到线上满足,新的触达场景建立受阻,未来腾讯在打造O2O生态模式、强化用户入口方面还存在拓展空间。
赵子明认为,微信小程序上线三个月至今采取的多项调整,初衷围绕着帮助商家营造相关场景,而底限是不改变小程序的工具属性。“‘用完即走’是张小龙一直挂在嘴边的话,这背后体现的是工具属性。一方面,从技术上讲,轻应用难以承载电子商务、游戏等对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,另一方面,长时间停留在应用上,对于微信本身也是不利的。”赵子明这样说道。
对于“用完即走”,腾讯公关部引用张小龙在2016年12月28日的微信公开课上的发言向记者解释:“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的,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,这是工具的目的和使命。微信也是一个工具,所以微信的目的也是帮助用户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。也就是说,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任务,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完成了它的任务,它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,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。”
对于未来的调整思路,黄天晴表示,将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,并充实小程序的能力。
“未来可能有一些图形化的编辑模式,通过简单配置一些事件,就可以获得一个小程序,把技术开发这个事情变得更简单,使得有想法的人把精力聚焦在想法上,从而快速实现他们的想法。”黄天晴说,“此外,小程序的能力会继续充实,包括可能跟群结合、一些组建能力、AR或是图像识别、声音识别等,我们现在也在不断调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