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小视频为什么只有6秒钟?
2016-10-19 10:05:17
大家用微信都知道,微信朋友圈里的小视频,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,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所见,表达力远远超过文字和图片,当然视频多了也难免造成骚扰,而且似乎更费流量。
那么,微信是如何设计小视频功能的呢?
你在哪儿?你看到了什么?要准确的描述一个事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到如今,大量用户已经开始习惯用小视频分享生活中的新鲜和感动。不用再傻乎乎地打字,不用再考虑表达,小视频帮你做到”所见即所得”。
但是,你知道么,为什么小视频最长只能录 6 秒?
很多时候,用户常在户外使用微信,网络不稳定,流量也受限,不太适合用户发布或者查看大体积的视频文件。对视频时长做限制(不超过 6 秒),并做优化,使其体积变得更小,才更利于在移动端发布和观看。
为了做测试,开发人员还专门撰写了一个名为“kitchen”的调试工具,作为一个全局开关变量配置的功能模块,改一个数值,配置立刻生效,方便调试。这就像一个 PS 工具,帮助开发人员找到最优的路径。6 秒长度正是在这个工具的支持下发现的最适合长度。
既然是小视频,那么小视频的流量消耗有多小?
一个很简单的换算:聊天中的小视频,每条视频的大小约等于 2 张朋友圈图片大小,朋友圈中的小视频每条大约等于 3 张朋友圈图片大小。
和长视频相比,6 秒小视频的数据量在 iOS 系统下为 400KB 以内,在 Android 系统为 200-300KB,这意味着,三条小视频的流量消耗约为 1MB。
而且,小视频加载的逻辑是看过的不再加载,没有看的不加载,正在看的才加载,会主动帮用户省流量。文字太闷,图片太静,小视频刚刚好,还能传递声音。
上一篇:微信小程序能否撑起大未来?
下一篇:为什么公众号难运营?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