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0-87723646
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在签约 > 正文

正在互联完成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课件制作

2014-12-29 15:42:35

 


     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下设普通儿区、新生儿区、门诊、急诊等部门,编制病床55张,现有教授1名、主任医师1名、副主任医师4名、主治医师9名、副主任护理师1名。新生儿病区年收治病人1200多例,约半数是危重症患儿。科室具有较强的处理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能力,近年成功救治了大批早产极低体重儿、大量肺出血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、持续胎儿循环、高胆红素血症、颅内出血、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、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、DIC、严重败血症等患儿。NICU拥有较完善的设备,配备了能适应临床、科研、教学工作要求的各类医疗设备,如进口呼吸机、多功能中央监护系统、进口婴儿温箱及抢救台、血气分析仪、无创CPAP、新生儿专用纤维支气管镜、进口输液泵/注射泵等贵重设备。


      科室具有较高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水平,先后立项的科研课题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广东省科委(科技厅)项目2项、广东省卫生厅课题5项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、广州市卫生局项目4项、广州医学院6项,先后开展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损伤发病机理、血液滤过技术在新生儿MODS的应用、PICC在新生儿应用多中心研究、早产儿营养管理、早产儿遗传与内分泌疾病监测等项目的实验与临床研究。同时,积极开展新的、适宜实用的临床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如PS防治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、PICC在新生儿应用、早产儿经胃十二指肠插管行肠道内营养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、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MODS等危重患儿、高频振荡通气及无创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、纤维支气管在新生儿的应用、危重患儿动态脑电图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等,其中部分技术项目为全国新生儿专业领域内首创或位于前列。

      作为国内最早将PICC技术应用于新生儿的单位之一,新生儿科从2000年起至今已成功置管600多例,与此同时,不断总结经验,制订和完善PICC在新生儿应用的相关常规,不断提高导管维护水平,将PICC相关并发症降至最低;先后在省内外举办了20多次的讲座,指导省内10多家医院新生儿科开展PICC技术,接受了多人专项进修,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;作为牵头单位,组织了全省10多个医疗单位参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。

      PICC项目介绍
      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便捷、安全、有效的静脉置管的先进技术,具有突出的临床实际应用优势,在新生儿专业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。近年国内新生儿专业领域对应用PICC技术逐步引起了重视,但从整体上来看发展并不平衡。特别是与国外相比,PICC应用于新生儿领域,我国新生儿学界在理论认识、培训规范化与系统化、操作及并发症诊治处理规范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新生儿应用PICC的单位之一,从2000年开始,已完成了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,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并从多方面进行了系列性的临床应用总结,包括在国内外对PICC在新生儿应用的一些相关问题率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,发表了一批具较高专业水平的论文,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推广应用工作,效果显著,成果丰硕。



百度一下关键字:课件制作 正在互联 广医三院
推荐阅读

现在开始您的品牌之旅

在线留言

售前 售后 建议 应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