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0-87723646
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在学堂 > 正文

正在互联浅谈年轻互联网人的焦虑

2017-01-11 10:05:10

        年轻的我们总是在焦虑,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?这也许不只是互联网人的问题,还是一代人的问题。接下来正在互联就简单说下当下年前互联网人的焦虑有哪些?

        来自时代的焦虑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 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,同时我们的生命进入了一个越来越加速的黑洞。之前,我特别不理解罗胖演讲中提到的:“之前用几代人承受和消化的痛苦,现在要用我们一代人去承受掉。”现在我们的理解,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,应该是“太快的焦虑”。


        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同学日常学习是这样:每天看微信订阅号文章,关注大V们更新的内容,用“即刻”、“今日头条”、“网易新闻”获取最新资讯,早起用“得到”看专栏,挤地铁的时候用“微信读书”读好书,中午吃饭的时候拿着手机刷“好奇心日报”,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开着“喜马拉雅FM”听音频,仿佛这样才不会落在时代后面。可时间久了我们发现,这样的举动,收效甚微。

        怎么解释呢?比如你是一个跑发布会的记者。以前每周有一场发布会,你可以从容不迫的参加。后来变成了一天一场,你变得忙碌了许多,但还是能够应付。但现在,变成了一天十几场、百余场。你会变得手足无措,疲于应对。

        而我们现在的处境,有点像跑发布会的记者。世界变化的太快,每天有无数的新知识产生,旧概念废弃。时间被拆碎成星落,注意力被瓜分殆尽。你从每天的工作、读经典书籍、看公众号文章、看演讲中得到启发,庆幸自己又进步了,可是和外界的变化一比,这点进步似乎又不值一提。

        世界在以超过之前几十倍的速度运转,我们却只想,回到过去。


年轻互联网人的焦虑


        来自房价的焦虑

        顺着时代的焦虑谈,自然逃不脱两个字:房价。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,自己应该关注这一领域。总觉得买房离我遥不可及,起码得工作几年临近结婚再来考虑。
但今年九月发生的两件事令我们印象颇深。

        一件是,同为刚刚工作的朋友,瞅准时机倾全家之力贷款买房,买到后,房价暴涨,一个月内涨了60万。一个月的时间,收益远超大部分年轻人几年的工资收入。

        第二件是,被朋友拉进炒房群见世面,群里的土豪多为手握多处房产,他们对哪里要通地铁,哪里要建幼儿园,哪里的土地拍卖价几何,今天的全市房屋成交量等信息了如指掌。常讨论全国乃至全球下一个价值洼地在哪儿,何时可以携巨款入场。令我感慨的是,群中年轻的几位90后,也都购置了好几处房产,拥有上千万身家,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。

        反观大多数年轻人,活的艰难了许多,望着高企的房价感叹,不知何时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才能追上房价的涨幅。

        来自行业的焦虑

        互联网行业,快+变化一直是主旋律。

        拿产品经理的技能树举例(技能树不是一定要点满的,根据行业、业务、等级有所不同),大致有:需求分析、用户研究、产品设计、文档撰写、产品规划、业务规划、项目管理、团队管理、数据分析、产品运营、熟悉技术、沟通协作等等。如果我们带运营团队,要制定运营策略。如果我们做变现,要懂商业模式。如果我们从事的行业偏重,抛开简洁的前台产品,真正复杂的是背后的业务逻辑。

        如果说问题仅仅来自于业内人员需要快速成长,终身学习的话,其实好说。但现在大家担忧的点却十足反差萌:几年后我们的工作岗位还在不在?

        比如交互设计师,就目前市场反应来说,只有大公司有交互设计师,小公司多由视觉或产品设计师扛下这部分工作。有人说,产品策划和产品设计本就该一人负责,是因为早期行业发展太快,没有培养出足量的合格产品经理,才将这部分硬生生拆开,现在人员质量提高,当然要合回去。

        再说说测试,视野范围内的一些创业公司,均没有测试这一岗位,通常是产品经理写测试用例,开发自测,然后Bug bash的时候全员上,一定程度上能代替测试的工作职能。

        和其他行业不同,程序员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自动化水平,从而取代之前自己重复、低效的工作。霍炬老师在文章中戏谈:大概没有什么专业人员和程序员这样,以砸自己饭碗为工作目标。

        一代又一代更好的工具和架构出现,技术人员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公司的技术框架内,不去主动学习提高,同样会有职业生涯受挫的风险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 本来我对产品经理这一岗位还是很有信心的,但是好死不死昨天看到麦克淘课(MacTalk)老师发表了一篇文章《硅谷不需要产品经理》,里面提到在硅谷,一些公司根本没有产品经理,由工程师们自己立项,发起产品,选择技术框架,全程推进......


        来自对比的焦虑

        升到初中后,不同于小学老师,初中班主任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:你们不要总跟班上其他同学比,你们中考时是跟全市所有学生去比的。一句话,全班人顿时有了压力和动力。

        同样,互联网的到来,把人们的距离大大拉进了,也让你视野中优秀的人都浮现出来,甚至很多都是你微信里的好友。有人随便一篇文章轻松十万+,有人运营公众号三个月积累了上万粉丝。有人自己捣鼓了一款App,有了盈利。

        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KOL,都是和你同年纪的年轻人,有人整合文章出书,有人知乎live直播,有人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,而你仍在成长的路上艰难爬行,想想就很心水。

        前有大神后有追兵。你在感慨大神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你以帮助,和他们的距离遥不可及的时候,回头一望98年的实习生早已横空出世,并且混得很不错呦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正在互联收集到一些年轻人的焦虑点有这些:


        1、成长速度不够快
        2、是否踩对赛道
        3、闷头执行没有思考
        4、资历尚浅抓不住机会
        5、岗位饱和,就业困难(跳槽困难)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 不知你是否一样?


        来自未来的焦虑

        从前年的P2P,到去年的O2O,再到今年如火如荼的内容创业。热门的赛道每年都在变化。大数据,云计算,人工智能,智能硬件,区块链,AR/VR,这些引领未来的技术一个又一个冒出来。王煜全老师在研习社的课上主讲人工智能,他提到先进科技是未来创业的唯一武器。吴军老师在他的新书《智能时代》的封面这样写道:2%的人将控制未来,成为他们或被淘汰。

        我们将陆续迎来N轮行业变革,是机遇,也是挑战。

        大数据技术和智能革命带领的人类社会跃迁,人类的分析、判断、决策思维的效率将实现爆炸式提升。我们的商业行为理论、产业架构、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型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而我们能否在下一个风口到来前,提前站在风口处?从现在的医疗,教育,电商,O2O,物流等领域跳出去,或是将这些新技术和现在的领域相结合?

        尚未可知!

        结尾:

        上文提到了年轻人正在经受的各个维度的焦虑。看似有一些“负能量”,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处在“最好的时代”——发展迅速,日新月异。发展和焦虑是两面一体的,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摆脱不了焦虑,但是同时又充满了希望。


        应对焦虑,可能每人都有自己的招。

        正在互联建议的应对心法是:对于信息爆炸,学会筛选。对于房价暴涨,该出手时就出手,其他时间顺其自然。对于行业,重视暴露出的问题,积极地解决它。对于比较,努力自我提升,平常心应对。对于未来,伸手迎接,拥抱变化。

        最后,送给各位年轻上进的互联网人:确定自己的未来会很好,我们唯一不确定的是,自己的未来会好成什么样。
推荐阅读
  • - 2015 / 06 / 05
   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(周素雅)日前,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...
    跨境电商成外贸新“黑马”金华打造千亿电商产业
  • - 2014 / 12 / 30
    ISTOWAY意斯图威精英商务皮鞋品牌将于9.15在淘宝商城正式上线,策划期间,正在传媒对淘宝商城的品牌店铺进...
    淘宝皮鞋品牌第一家仿真店设计
  • - 2015 / 05 / 07
    互联网诞生不久,就以鲜明的草根性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。目前,全球的网民人数约30亿,其中中国网民有6.49...
    了解互联网的趋势

现在开始您的品牌之旅

在线留言

售前 售后 建议 应聘